9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网 > 海上马车夫 >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346章龙马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346章龙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骑士作战,需要乘坐高大快速的战马,适合进行无坚不摧长枪冲锋,也可依托马背的高度,使得斫杀的力量更大。这也是为什么骑士如果没有好马,宁可步战的原因——骑一匹个头小,冲刺差,勇气不足的马,不但失去了上述优势,反而放大了骑兵格挡防御不佳的缺陷,或者因为马的怯懦导致临阵脱逃。

欧洲人曾在马种、盔甲、人员上占据优势,他们的骑士成为了中世纪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战士,西欧也在整个中世纪都占据了相对的军事优势。

但是,如今欧洲的骑兵正在快速退化,反过来,亚洲的新型重骑兵却在快速崛起。

当年,成吉思汗用蒙古马组成的骑兵打的欧洲人胆寒。如今邓浩楠将用中华帝国的龙马组成的重骑兵,给欧洲再来一次天翻地覆。

至神武七年,帝国境内的欧洲战马饲养数量已经达到了十八万匹,每年有两万多匹战马增加。而作为帝国单独培育的龙马已经达到了六千多匹,未来几年将成几何数字增长,很快将建立一个新的战马种群。

帝国除了培育用于战斗的龙马,同时也在培育用于携带辎重的重型挽马。英国的夏尔马作为最好的重型挽马,可以拖动一吨半的重物,之前作为帝国托运火炮的马匹已经表现的十分突出。为此,帝国增加对夏尔马的培育,大规模饲养。

为了让夏尔马更加温顺,容易驯服,帝国政府没有再大草原上培育这种挽马,而是在长城内的京畿地区进行。龙马因为要保持战斗力而让其出生和成长环境都在大草原上,夏尔马为了令其足够温顺,全部在城镇附近的马场,或者农家进行人工喂养。

由于夏尔马应用面积广阔,民间托运货物,出行代步马车,磨坊、酒厂、工厂、作坊等需求量极大。因此,夏尔马的繁殖速度大规模增加,远比战马繁殖的速度快。

截止神武七年,夏尔马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成为民间第二大挽用马群,数量急剧增加,全国范围内约有五十多万匹,并且随着市场的需求,还在大规模增加。国内饲养的夏尔马除了供应军方需要外,民间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为此帝国政府不得不增加对夏尔马的优惠政策,鼓励饲养夏尔马。同时,也在蒙古一些地方允许牧民饲养,但要严格控制夏尔马同其他战马之间混血。

虽然帝国政府引入西方大型马种,军队和民间都对此大加热捧。但是相对于东方马种,蒙古马、伊犁马和三河马等还是帝国国民的主要使用工具。

帝国政府也并没有因为培植龙马就放弃了数量庞大的蒙古马,帝国陆军步兵师和枪骑兵师使用的代步工具还是耐力持久的蒙古马。严格的说,使用蒙古马的成本很低,对于帝国军队来说后勤保障跟得上。

随着帝国政府从陆地上西扩的道路受阻,于是帝国政府将目标瞄向了莫卧儿次大陆。

1526年,中亚封建主蒙古-突厥族后裔巴布尔入侵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巴特战役中战胜洛迪苏丹,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标志着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的开始。之后,巴布尔又经过1527年的坎努战役和1529年的戈格拉战役,统一了北印度。1530年,胡马雍继位(1530~1556)。1540年,胡马雍在曲女城战役中为比哈尔阿富汗酋长舍尔沙击败,流亡波斯和阿富汗,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统治暂告中断。1555年,胡马雍重征印度平原,占领德里和亚格拉,恢复了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统治。1556年,阿克巴继位,实行了进步的内政改革,采取宽容的宗教政策,扩大了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的社会、政治基础。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开疆拓土,统一了次大陆广大地区,推动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到查罕杰(1605~1627在位)和沙-贾汉(1628~1658在位)时代,莫卧儿王朝国势日盛,在阿克巴的基础上,有向外扩张了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此时,莫卧儿帝国掌控了北印度、中印度和东印度的孟加拉地区,但孟加拉地区已经成为了英国、法国、挪威、瑞典等国的东印度公司实控区,尤其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成为了孟加拉地区的实际封建领主。

不过,沙杰汗(沙-贾汉)虽然让莫卧儿帝国的统治稳定了下来,但此时印度南大陆和东大陆部分土地还不在其控制当中,战争不断,国力已经达到了王朝的最高峰,开始下滑。

莫卧儿帝国此时拥有八千多个贾吉尔,这个制度早在德里苏丹国家时期就已实施,那时称“伊克塔”。16~17世纪中叶,贾吉尔成为莫卧儿印度土地占有的基本形式。在查罕杰统治时,贾吉尔约占全国耕地的70%,贾吉尔的持有者称贾吉尔达尔。1635年,莫卧儿印度共有8210个贾吉尔达尔,分上中下三层,分布全国各地,上层68个,由王子和贵族组成,中层587个,下层7555个。他们彼此之间无隶属关系。贾吉尔达尔对其贾吉尔没有所有权,只有征收规定的田赋和名义上非法实际上合法的各种杂税的权利。

莫卧儿帝国的大部分贾吉尔都十分富裕,此时的莫卧儿次大陆的繁荣情况堪比中华帝国,主要原因是印度次大陆有喜马拉雅山脉阻隔,受冰河时代影响很小。

正因为这样,莫卧儿帝国人口超过三千万,成为一个十分庞大的经济体。

殖民战争就是要统治人口众多的地区,中华帝国对于陆上殖民战争的态度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主要是基于帝国财政、军事实力的雄厚。

庞大的财政盈余不能直接投入到帝国国内市场,那样将造成经济的崩溃。为此,神武大帝需要通过对外殖民战争来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通过战争来刺激军工业,进而带动国内其他产业,将巨额的财政资金通过军工业缓缓流入民间。

就像一个缓释胶囊一样,慢慢把药效释放出来。

帝国西扩终止,南扩成为殖民战争的首选。

邓浩楠在东南亚掀起了经济侵略,但是对于南亚次大陆的莫卧儿帝国,其庞大的经济体和落后的军事,正好符合帝国殖民侵略的条件。而莫卧儿帝国的庞大人口资源,作为中华帝国的殖民地,巨大的利润不言语表。

此时莫卧儿帝国,一直是被天朝上国忽视的国家。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阻隔,天朝上国从来都没有真正了解过这个南亚国家的情况,事实上在古代南亚的经济并不比天朝差多少。

就拿现在的莫卧儿帝国来说吧其社会仍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中商品生产扩大,出现商品粮和棉花、生丝、蓝靛、烟草等经济作物的专业化产区,产品远销欧亚市场。

莫卧儿时期的手工业十分发达,主要手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超过当时欧洲先进国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封建制经济的作坊和家庭手工业,大型官营作坊的优质产品主要为满足宫廷和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其次才供出口。在一些港口城市,包买商通过预付款项、提供原料并收购其产品等手段来控制手工业者的小型作坊的生产,但尚未出现先进的工场手工业。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商业和外贸的发展。16~18世纪印度的一些主要城市虽仍是封建统治的政治中心和贵族的消费基地,但已开始起着工商业中心的作用。德里、亚格拉、拉合尔、阿默达巴德的城市规模可与当时北京、巴黎、伦敦相比。活跃的商业贸易逐步打破了各地区的闭塞隔绝状态。沿着陆路和水路商道形成许多区域性的国内市场。孟加拉和古吉拉特则是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地区,商船往来欧亚非各地及中国。

商品经济和货币交换的发展促使商人资本的兴起。拥有雄厚货币资本的钱商在各大城市开设钱庄、银行,经营存放款业务。发行期票和汇票。财力雄厚的班尼亚商人种姓充当皇室、贵族及官方的御用商人和财政金融经纪人。但印度这时期的商业资本尚未转化为资本主义性质的产业资本,但却是高度发达的封建经济。

对南亚的殖民战争早在神武六年就已经秘密计划了,到了神武七年,帝国皇家陆军已经陆续开进青藏高原,屯扎在藏西普兰。

普兰区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经济落后。东段地区,山高谷窄,路险林密,气候多变。西段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主要山峰在6000米以上,地表裸露,终年积雪,严重缺氧,气候酷寒。

从普兰越过喜马拉雅山便是莫卧儿帝国的平原地带,一马平川的草原上,沿着朱木拿河便可以直达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

德里和普兰只是一山之隔,但莫卧儿帝国却从来不担心来自青藏高原的喇叭入侵,因为他们认为喜马拉雅山是无法被突破的。虽然此时的青藏已经并入中华帝国的版图,但中华帝国想要对莫卧儿帝国攻击,需要绕过喜马拉雅山,就得从西域诸国借路。显然,莫卧儿帝国知道了中华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直接的协定,西域中立,中华帝国的军队不会通过西域的,所以莫卧儿帝国的沙杰汗不担心。

然而,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

神武七年夏,中华帝国青藏住屯军在普兰附近绘制地形图时,测绘人员意外发现了一条秘密山道,很快测绘人员便从这条山道穿过了喜马拉雅山,直接出现在了莫卧儿次大陆的平原上。测绘人员一直找到了朱木拿河,并远远的眺望了德里城后,迅速返回。

这条消息迅速被送到了北京,帝国政府对其十分重视,原本被搁置的殖民战争计划重新被提上日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