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度冷笑道:“他要敢拖延,百熙你就不会派汤蛰翁回浙江当监军么?说白了,咱们这次借军除了弹压福建地方之外,还有迫使朱介人缴纳投名状的意思。如果朱介人干净利落答应,迅速派兵入闽,那自然一切好说;若是他不识抬举,咱们凭借新中国党在浙江省议会的份额、汤蛰翁在浙省的声望以及宁波银行家的财势,换掉朱介人这个都督易如反掌!”
孙元起这才明白杨度的用意:“若依皙子之意,浙省入闽兵力应该以多少为宜?”
杨度斟酌道:“浙江现有一师又一旅的兵力,分别是浙军第6师、浙江独立旅。此次入闽兵力不能太少。太少则杯水车薪,起不了什么作用;也不能太多,否则闽中未平、浙省先乱。咱们岂非得不偿失?在杨某看来,浙军入闽以一个旅的兵力最为适宜。具体是派遣哪个旅,百熙不妨咨询一下汤蛰翁的意见。
“福建军队在军制改革后整编为陆军第14师,下辖第27、28两个旅,但都未满编,共有官兵8000多人,由许崇智任师长。现在许崇智因涉嫌主导福建独立。已经被迫弃职逃走。如果此次浙军能够成功入闽,百熙正好可以顺势整军,安插些自己人进去。”
孙元起在心中默默筹算片刻。然后说道:“既然袁项城以前是都打着‘闽人治闽’的旗号,派遣北洋系中的福建本省人士插手福建事务,咱们也不能授人把柄。我看不如就派朱一民(朱绍良)入闽暂领陆军第14师师长之职吧!朱一民的父亲曾做过福建永泰县知县、南台海防同知,他本人也出生在福州。并在福州求学。算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而且朱一民现任陕西陆军第一师第二旅的少将旅长,暂领师长之职也不算僭越。”
杨度道:“闽军人事调整自然由百熙一言而定,不过入闽之事必须要在袁项城当选大总统之前尽快实施才行。如果袁项城还没有正式当选,心底对占据国会三分之一席位的新中国党总存有几分忌惮之意,对百熙你也会退避三舍;纵使咱们在福建有所异动,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而他一旦当选大总统,便再无顾忌之处,而且可以名正言顺地插手各地军事行动。我们再派兵入闽必然会遭受重重阻碍!”
孙元起点点头:“那咱们就把罢黜国民党籍议员的提案在国会中折腾得久一些!”顿了顿他终于问出埋藏在心底很久的一个问题:“皙子,你觉得袁项城执掌权柄之后。国家究竟会向哪里走?”
杨度微微有些惊讶:“百熙何出此言?你担心袁项城就任大总统之后会大权独揽,还是?”
孙元起答道:“虽然袁项城在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一再表明自己会‘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之瑕秽,谨守宪法’。但自政府北迁之后,他一直试图突破《临时约法》的羁绊,拓展大总统的职权范围,比如王铁珊(王芝祥)督直事件、唐少川(唐绍仪)去职事件、张春山(张振武)遇害事件等等,无不可以窥见他躁动的野心!
“而且近来京津报纸上也屡次三番提到,自清帝退位以来,中央威信大不如前,各省形势如遍地散沙,不可收拾。究其根源,在于现阶段中国经济落后、民智低下,民众平日忙于谋生糊口,根本没有参与政治的兴趣,也没有半点参与政治的智慧,大多数人民根本不知道民主共和为何物。如果草率推行民主共和制度,只会为野心家提供武力夺权的借口,断无其他善果可言,时下的国民党叛乱就是生动的例子。
“孙某虽然没有刻意派人调查这些言论幕后有无指使,但这些言论同时出现在京津两地的报纸上,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而且此次平定国民党叛乱,罢黜部分国民党激进派议员,只怕又为袁项城去除一道束缚,会让他更加骄狂,越来越趋向于独揽权力。皙子你心思敏捷,你觉得如果咱们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未来国家将会走向何处?”
杨度谨慎起来,字斟句酌地说道:“首先,百熙你要明白孙逸仙等人当初匆忙制定《临时约法》,除了确立民主共和体制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为限制袁项城的权力。后来袁项城觉得束手束脚,行为举止中有突破之处也在所难免。其次,北方言论本来就趋于保守,而且眼下中央威信大不如前也是有目共睹,经历民元以来数次变动,民众厌弃民主共和也在情理之中。至于袁项城——”
就在这时,卫兵突然在门外大声报告道:“大人,夫人有点急事,想请您现在回去一趟!”
赵景惠在嫁给孙元起之后,便按照礼法承袭了朝廷赐予的诰命夫人,为了区别于薇拉这位先娶进门的太太,身边人习惯上称她为“夫人”。听闻赵景惠有急事,孙元起霍然起身,急忙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
卫兵回禀道:“来报信之人也语焉不详,只是说有急事请大人快点回去!”
杨度也站起身来:“百熙你先回去看看吧,其他事情可以稍后再说!”(未完待续。。)
ps:最后几天,继续求赐“2013年度最佳作品”的票票!!</dd>